|
人獸共患病有哪些?如何預防?一篇讀懂人獸共患病→一篇讀懂人獸共患病2021年9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我國生物安全建設第三十三次集體學習會上強調:“生物安全關乎人民生命健康,關乎國家長治久安。……現在,傳統生物安全問題和新型生物安全風險相互疊加,境外生物威脅和內部生物風險交織并存。……要實行積極防御、主動治理,堅持人病獸防、關口前移,從源頭前端阻斷人獸共患病的傳播路徑”。 一、什么叫人獸共患病 人獸共患病是指由同一種病原體引起,流行病學上相互關聯,在人類和脊椎動物之間自然傳播的疾病。均為動物先行感染,再通過多種途徑傳播給人類。其病原包括病毒、*、支原體、螺旋體、立克次氏體、衣原體、*、寄生蟲等。 二、常見人獸共患病有哪些 世界上已證實的人獸共患病約有200種。較重要的有89種(*病20種、病毒病27種、立克次體病10種、原蟲病和*病5種、寄生蟲病22種、其他疾病5種)。狂犬病、禽流感、鏈球菌病、炭疽、布魯氏菌病、結核病、口蹄疫、登革熱、黃熱病、流行性乙型腦炎、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肝片吸蟲病等是最為常見的人畜共患病。 三、常見烈性人獸共患病的危害 狂犬病 典型患狂犬病的狗常表現為兩耳直立、雙目直視、眼紅、流涎、消瘦、狂叫亂跑、見人就咬、行走不穩、狂叫不已、吐舌流涎,直至全身麻痹而死。 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動物傷人后傳播至人,臨床表現為特有的恐水、怕風、咽肌痙攣、進行性癱瘓等,其中恐水、怕風是該病的典型癥狀。一旦出現狂犬病癥狀,致死率幾乎*,患者一般于3~6日內死于呼吸或循環衰竭。一旦被犬貓、嚙齒動物所傷,一定要及時接種狂犬疫苗。 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一般感染禽類,高致病性禽流感無特定臨床癥狀,表現為突然發病,短時間內出現食欲廢絕、體溫驟升、精神高度沉郁。雞冠與肉垂出血或發紺,頭部水腫、肌肉和其他組織器官廣泛性出血,伴隨急性(1天內)大批死亡。 當病毒在復制過程中發生基因重配,獲得感染人的能力。初期表現為流感樣癥狀,包括發熱、咳嗽,可伴有*、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部分患者出現胸悶和呼吸困難等癥狀。重癥患者可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血癥、感染性休克。 布魯氏菌病 多種動物對本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自然感染以羊、牛和豬常見。其特點是生殖器官、胎膜及多種器官組織發炎、壞死和肉芽腫的形成,引起流產、不孕、睪丸及關節炎等癥狀,傳染性極強。 人類在進行皮毛、肉類加工、擠奶等可經皮膚黏膜受染,進食病畜肉、奶及奶制品可經消化道傳染。急性感染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多汗、乏力、關節炎、睪丸炎等。慢性感染主要表現為夜汗、*、*及*,還可有疲乏、長期低熱、寒戰或寒意、胃腸道癥狀等。 炭疽 本病感染幾乎所有熱血動物,主要呈急性經過,多以突然死亡、天然孔出血、血呈醬油色不易凝固、尸僵不全、左腹膨脹為特征。 人員因接觸病畜及其產品及食用病畜的肉類而發生感染。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皮膚壞死、潰瘍、焦痂和周圍組織廣泛水腫及毒血癥癥狀,皮下及漿膜下結締組織出血性浸潤;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樣,偶可引致肺、腸和腦膜的急性感染,并可伴發敗血癥。 四、人獸共患病的傳染源有哪些 人獸共患病的傳染源主要有病畜、病禽等患病動物、帶菌動物和病人等。患病的畜禽及其皮毛、血液、糞便、骨骼、肉尸、污水等,往往都會帶有各種病菌、病毒和寄生蟲、蟲卵等,處理不好就會傳染給人。 寵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被犬咬傷可能引起狂犬病,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世界上每年報告死于狂犬病者約55 000 人。 貓可傳播沙門氏菌和弓形蟲,人可能由于清掃貓窩或接觸被貓糞污染的泥土而感染。與貓直接接觸可能感染其皮毛上帶有的各種皮霉菌。 寵物鳥可能傳播鸚鵡熱和隱球菌病,人類一旦感染,表現為呼吸道感染,后者如不及時治療,死亡率超過50%,存活者可留有后遺癥。 家畜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牛、羊、豬、馬等): 羊可以傳播馬耳他布氏桿菌病;牛能夠傳播流產布氏桿菌病;羊和牛可以使人患上皮膚炭疽、吸入性炭疽和胃腸型炭疽;家豬和野豬都能傳播豬布氏桿菌病;豬和馬以及許多哺乳動物是甲型流感病毒的宿主;人進食了未煮熟的豬肉可以感染豬囊蟲病。 五、人獸共患病的傳播途徑是什么 人獸共患病主要是經呼吸道、消化道、皮膚接觸和節肢動物傳播。 01、通過唾液傳播。如患狂犬病的貓、狗,它們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狂犬病病毒,當貓狗咬傷人時,病毒就隨唾液進入體內,引發狂犬病。 02、通過糞溺傳播。結核病、布氏桿菌病、沙門氏菌病等的病原體,都可借糞便污染人的食品、飲水和用物而傳播。大多數的寄生蟲蟲卵就存在糞內。 03、有病的畜禽在流鼻涕、打噴嚏和咳嗽時,常會帶出病毒或病菌,并在空氣中形成有傳染性的飛沫,散播疾病。 04、畜禽的全身皮毛和皮膚垢屑里,藏有各種病毒、病菌、疥螨、虱子等,某些寵物愛好者如果不注意個人防范,任意與動物擁抱、親吻、食同桌、寢同床,是有可能從它們身上染上共患病的。 六、預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是關鍵 01、由于職業等原因與動物接觸頻繁的人,要經常注意個人的衛生防護,當身上皮膚有破損時,更要小心防止從畜禽感染上病毒或病菌。 02、動物養殖場里人的生活區要遠離動物飼養區。 03、飼養寵物的人士要學習一些有關人與畜禽共患疾病的知識,科學預防寵物傳染病。 04、講究飲食衛生,如選用經過檢驗的乳、肉、蛋品,提倡熟食。拒絕食生蛋、生食魚、飲蛇血、吃醉蟹等不良愛好,拒絕食用野生動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