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豬瘟病毒進入豬體的三種途徑現有研究結果表明,非洲豬瘟病毒能夠通過呼吸道、消化道以及肌肉等多種途徑感染豬只。 從目前非洲豬瘟的流行趨勢來看,非洲豬瘟病毒可能會通過多種方式進入到豬場內部,想完全阻斷病毒進入豬場的難度極大。但從非洲豬瘟病毒進入豬場后,到病毒進入豬只體內感染發病,這需要一定的途徑和時間。 如果能夠找到非洲豬瘟病毒進入機體的主要途徑,并加以嚴格防護,就會大幅度降低非洲豬瘟的發病幾率,這對于我們全國大多數的豬場來說非常有意義。那么非洲豬瘟病毒最有可能會通過哪種途徑進入豬只體內呢? 首先我們來看通過肌肉途徑。 該種途徑主要有鈍緣軟蜱叮咬和針頭注射兩種方式。 對于中國大多數的豬場來說,豬場周邊存在鈍緣軟蜱的概率并不高,豬場可以通過對豬場周邊的蜱蟲進行調查,來評估非洲豬瘟病毒以此種方式進入豬場的概率有多大。 通過針頭注射凡是感染病毒,主要原因是注射針頭的重復使用導致。如果一頭豬已經潛伏感染非洲豬瘟病毒,其注射后的針頭再給其他豬使用時可能會造成感染。由于現在豬場管理者都認識到了針頭可以傳播多種疾病,所以明知故犯者越來越少,特別是非洲豬瘟壓力如此大之下,不換針頭進行重復注射的可能性會更低。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認為非洲豬瘟病毒想通過肌肉途徑進入豬只體內的概率較低。 其次是通過消化道途徑。 非洲豬瘟病毒耐酸耐堿,但pH值小于3.9或大于11.5強酸強堿可以殺滅病毒。成年豬體內胃酸的pH值在2-3左右,仔豬pH值在4左右。所以成年動物通過消化道途徑感染的幾率比較低,而仔豬通過消化道感染的幾率會比較高。 但從目前我國非瘟發病的規律來看,發生非洲的豬場都是從母豬或育肥豬先發,并沒有從仔豬階段先發。 由此我們推斷,非洲豬瘟病毒通過消化道感染豬只的概率也較低。 最后我們看看通過呼吸道途徑。 豬是探究性非常強的一種動物,它探知外界的主要器官就是鼻子,因此很多病原會通過鼻腔進入到豬的體內。 健康豬的呼吸道黏膜上均覆蓋有茂密的纖毛,如果病原體進入呼吸道后,纖毛會分泌出粘液并持續擺動,將病原體排出體外,避免機體受到感染。 但如果豬的呼吸道屏障受到破壞,病原體就會長驅直入,通過呼吸道進入豬體內。對豬呼吸道屏障產生破壞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豬感染了肺炎支原體,豬舍內的有害氣體超標,帶豬消毒時消毒劑的刺激性過強等等。 從目前我國非瘟發病的規律來看,發生非洲豬瘟的豬場多數都是從母豬或育肥豬先發。母豬在豬場內生存的時間多在2年以上,育肥豬的生存時間也在幾個月以上,并且舍內密度大、空氣質量差; 同時,豬場多沒有給母豬免疫豬支原體肺炎疫苗的習慣,育肥豬免疫后,到育肥后期時保護率也會下降,所以母豬和育肥豬群感染豬肺炎支原體的比例非常高,呼吸道屏障受破壞的情況會比較嚴重。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推斷非洲豬瘟病毒通過呼吸道途徑感染豬只的概率很大。 綜上所述,在非洲豬瘟病毒進入機體的三種途徑中,通過呼吸道途徑感染豬只的概率*。因此,我們提出保護好豬群呼吸道屏障,降低非洲豬瘟感染幾率的綜合防控方案,希望能給廣大養豬人防控好非洲豬瘟帶來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