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檢測——助力動物防疫體系建設!我國目前動物防疫機構體系現狀是體系還不完善,隊伍還不健全,基礎設施老化陳舊。如果動物防疫體系建設跟不上要求,怎么保障做好非洲豬瘟疫情的防控呢? 動物防疫體系建設,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只有加強監管和政策扶持才能解決問題。對監管部門而言,必須運用科技手段提升監管效率和水平才能真正的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本文分析了我國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的國家政策以及基層動物防疫建設的至關重要性,我國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對科技的需求及快速檢測技術在非洲豬瘟防控中應用的優勢。 目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9〕31號),8月2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會議確定: 一、綜合施策恢復生豬生產。 二、地方要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規的生豬禁養、限養規定。 三、發展規模養殖,支持農戶養豬。取消生豬生產附屬設施用地15畝上限。 四、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提升疫病防控能力。 五、保障豬肉供應。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關于促進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的決策部署,日前,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牽頭起草了《關于印發全省促進生豬生產 保障市場供應九條措施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強調重視基層動物防疫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長效機制。 基層動物防疫建設至關重要 動物防疫的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基層防疫隊伍實施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的基礎性力量,同時也是落實畜產品質量安全、推廣畜牧獸醫技術等公共服務的橋梁和紐帶。 基層防疫體系是動物健康的守護神、是畜產品質量安全的捍衛者、是養殖戶增收致富的貼心人,基層防疫體系建設直接關系到動物防疫工作的成敗。因此需要加強基層防疫隊伍建設,配備完善檢測設施,選擇適宜的檢測方法。做到建立全鏈條、全周期、全覆蓋、可追溯的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體系。 快檢技術在非洲豬瘟防控中發揮的作用 快速檢測符合當下非洲豬瘟防控形勢。非洲豬瘟發生幾乎不到一年時間,就徹底攻陷了我們眾志成城筑起的一道道防線。造成我國生豬供應量大幅度的下滑,我們不得不承認養豬業進入“非瘟時代”!并且這個時代將伴隨我們很長時間。 目前非洲豬瘟疫情仍在持續,部分地區生豬生產者擔心疫情不敢補欄。同時嚴格的調運監管措施影響了正常的流通秩序,部分地區生豬銷售不暢,生豬生產者不愿補欄。中國生豬生產的基礎產能在逐漸減少,并且降幅越來越大。防控工作和復養工作也成為一個很大的挑戰。
在非洲豬瘟監督體系中,快速檢測不僅可以實現快速篩查,還可減輕實驗室檢測的壓力。快速檢測和實驗室檢測的結合和互補,同時配備一套完善的監控體系,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有效降低檢測成本,實現快速有效的防控。 快速檢測方法同時也是解決基層檢測能力薄弱的有效方法。目前,快速檢測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快速檢驗裝備和配套的檢測平臺已廣泛應用于市場監管工作,不僅可應用于現場初篩,還應用于日常監測中。 非洲豬瘟防控必須注意的問題
A、非洲豬瘟病毒通過豬傳染豬的速度是非常緩慢,短時間內不會在群體間傳播,除非是環境污染導致,重點關注環境污染問題: 1) 按照消毒規范消毒場內外。 2) 嚴格禁止非洲豬瘟疑似病豬解剖:解剖非洲豬瘟病豬等于引爆病毒炸彈,導致環境污染。 3) 高度警惕豬糞有機肥污染環境:停止豬場排污灌溉,杜絕生草料和地下水喂養,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4) 防止雨水、污水倒灌流入豬場:抬高豬場地面50cm。 5) 就近配套無害化處理,做到“早處置”:按區域養殖能力規劃無害化處理能力,為“早處置”提供便利。 B、“快發現”→“早處置”,不是“早期診斷”: 1) 需具備“簡單”和“快速”檢測能力:復雜的操作可能導致檢測偏差,更會降低檢測環節效率。防控核心是“快發現”→“早處置”。 2) PCR的弱陽 ≠ 早期感染:熒光CT值高低,只是個體*差異導致而已,與發病早期無關。快速發現不是未發病的早期診斷。 3) 追求未發病的“早期診斷”方法毫無意義:即使“天天檢、頭頭檢”而檢測的陽性也是已經感染并發病的,沒必要糾結唾液還是血液哪個更早,*應該的是方便、快速、采樣應激小的檢測手段。提高“快發現”的工作效率比什么都重要。 4) 做好場所和人員/物資進場的消毒,不可過度依賴環境樣品PCR檢測結果。采樣偏差足以讓檢查結果毫無意義,更何況檢出陽性也不能說明具有傳染力。 快檢技術在基層防控中的優勢 快速檢測方法(產品)在疫病防控中可實現現場快速篩查作用,對于調運和生豬收購非洲豬瘟快速檢測方法發揮了及其重要作用,風險預警的關口前移。作為一類高通量的初篩手段,將陽性樣品送實驗室驗證可達到擴大檢驗覆蓋面、減少實驗室檢驗工作量的目的,既節省了檢驗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膠體金免疫層析快檢技術操作簡單的特點很好的解決了基層檢測人員技術薄弱的難題。是我國加強基層動物防疫建設,提升基層防疫能力的有效方法。 非洲豬瘟快速檢測卡技術特點——“非”常準、快 賽諾利康生物是國內最早研發非洲豬瘟病毒抗原/抗體快速檢測產品的單位之一。其膠體金免疫試紙卡非洲豬瘟檢測產品在國家比對試驗中除高倍稀釋的陽性樣本存在少量漏檢,檢血和脾臟的準確率高達99%,產品穩定可靠。 檢測操作簡單、快速、敏感性高、特異性強。非常適合基層檢測。 非洲豬瘟抗原快速檢測卡(膠體金法) 原 理 本試劑采用膠體金免疫層析試驗(GICA)原理制成,樣本加入到加樣孔后與膠體金標記物一起沿層析膜移動,若樣本中存在非洲豬瘟抗原則與膠體金標記物及檢測線上的抗體結合而顯示紫紅色,若樣本中不存在非洲豬瘟抗原則不產生顏色反應。 樣本要求 1、本檢測卡僅適用于檢測豬全血或脾臟組織。 1.1 全血:用檢測卡鋁箔袋內一次性吸管吸取新鮮全血樣品,滴 3 滴至樣品處理管中(約 100μl)。用吸管反復吹打 8-10 次,使全血樣本與樣品處理管中裂解液充分混合;靜止 2-3 分鐘,待測。 1.2 脾臟:采集玉米粒大小的病料組織(比如脾),置于樣品處理管中。用一次性研磨棒(需自備)反復研磨使成漿糊狀,靜止 2-3 分鐘,待測。 試驗方法 1. 將檢測卡放于平整、潔凈的臺面上,使用一次性吸管吸取處理好的全血或脾臟組織樣本,緩慢滴加 3 滴到加樣孔內。 2. 室溫下放置,15-20 分鐘判斷結果,30 分鐘后的顯色結果無效。 結果判斷 ![]() 1. 陰性:在觀察孔內,只有對照線區(C)出現一條紫紅色線。 2. 陽性:在觀察孔內,檢測線區(T)及對照線區(C)同時出現紫紅色線。病毒含量越高,檢測線(T)顏色越深。 3.無效:在觀察孔內,對照線區(C)不出現紫紅色線。 非洲豬瘟抗體快速檢測卡(膠體金法) 原 理 本試劑采用膠體金免疫層析試驗(GICA)原理制成,樣本加入到加樣孔后與膠體金標記物一起沿層析膜移動,若樣本中存在非洲豬瘟抗體則與膠體金標記物及檢測線上的抗原結合而顯示紫紅色,若樣本中不存在非洲豬瘟抗體則不產生顏色反應。 樣本要求 1. 本檢測卡僅適用于檢測豬血清/全血。 2. 血清:按常規方法抽取2-3ml血液置潔凈干燥的試管中,靜置約1小時待血液凝固后于4000轉/分鐘離心10 分鐘(也可將血液靜置約2小時,待血液凝固自然析出血清),分離血清。要求血清清亮,無溶血、無污染。血清樣本短期可于2~8℃保存,長期需置-20℃保存。 3. 全血:采集新鮮抗凝全血當天使用,未加抗凝劑的全血現采現用。 試驗方法 1. 血清/全血加樣方式:撕開檢測卡鋁箔包裝袋,取出檢測卡,放于平整、潔凈的臺面上,使用袋內吸管取1滴血清或2滴全血緩慢滴加到加樣孔內,再滴加2滴稀釋液到加樣孔。 2. 室溫下放置,10-15 分鐘判斷結果,15 分鐘后的顯色結果無效。 結果判斷 ![]() 1. 陰性:在觀察孔內,只有對照線區(C)出現一條紫紅色線。 2. 陽性:在觀察孔內,檢測線區(T)及對照線區(C)同時出現紫紅色線。抗體滴度越高,檢測線(T)顏色越深。 3. 無效:在觀察孔內,對照線區(C)不出現紫紅色線。 快速:10-15分鐘即可完成。 對人員無要求:任何人一看就會,不需要專業的學歷。 結果判斷:一目了然,易于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