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禽類疫病預防的關鍵技術和措施一、選擇*的雞場場址是預防疫病的關鍵 雞場應選在地勢高燥、環(huán)境安靜、空氣新鮮、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水質良好、電力供應方便及便于排水的地方,周圍要建高墻,雞場不能靠近居民區(qū)、交通要道、屠宰場和畜禽加工廠,場地應距工業(yè)區(qū)、化工廠、屠宰場、畜禽加工廠1500米以上。種雞場、孵化場和商品肉、蛋雞場以及育雛室、育成室必須嚴格分開,各場之間的距離在500米以上,并且要設隔離林帶。生產區(qū)與生活區(qū)必須嚴格分開。雞場、生產區(qū)和車間入口處應建寬于門口的消毒池和紫外線更衣室、淋浴室(要設強制淋浴裝置) ,浴水含有0.02%新潔爾滅或其他消毒液。飼料貯存庫和雞舍建在雞場的上風頭,獸醫(yī)室、病死雞焚燒室和糞便處理場建在雞場的下風頭,在糞便處理場內對糞便進行發(fā)酵或膨化等無害化處理,雞場的廢水不能隨意排放,應盡量凈化處理或建沼氣池。 二、加強飼養(yǎng)管理,搞好衛(wèi)生消毒工作,增強雞的抗病能力 在同一養(yǎng)雞場,*不要同時飼養(yǎng)不同日齡的雞和多種家禽,若養(yǎng)必須分群飼養(yǎng)。每批雞飼養(yǎng)結束后,雞舍可空置適當時間,進行徹底清理和消毒,然后再引進新的雞群。不要把來源不同的雞混群飼養(yǎng),也不要把來源不同的種蛋混合孵化。按照雞的不同品種、不同生長期和產蛋期,配制全價營養(yǎng)的飼料,同時,供應足夠的飲水。要保持雞舍清潔衛(wèi)生,光照適當,冬暖夏涼。及時清理墊料和糞便,減少氨氣的產生。舍內溫度要適宜并保持相對穩(wěn)定,不可突然聚變,特別是育雛期。舍內濕度一般不超過75%,不低于40%。 定期做好雞場的消毒工作,對空雞舍的消毒,應采取清掃、水洗、消毒藥噴灑、將雞舍閑置2~3周或急用時用甲醛和高錳酸鉀熏蒸。帶雞消毒可用復合酚類、弱酸類或表面活性劑類等配成一定的濃度在有雞的雞舍噴灑,所配置的藥物濃度,平時預防消毒按藥物標明的濃度使用,有疫情時濃度提高一倍,每立方米噴霧30毫升。育雛期(即20日齡以前)每日1次,之后2日1次。對雞場的所有設備用具,每次使用之前必須經過嚴格的清潔和消毒,尤其是水槽和飼料槽必須定期的清洗消毒。另外,一定要做好工作人員的消毒,工作人員的工作服和帽要定期的做好清潔消毒工作,工作服和帽不準穿出生產區(qū),工作人員的手用肥皂洗凈后,浸于1:1000新潔爾滅液中3~5分鐘,清水沖洗后擦干。工作人員穿上生產區(qū)的水鞋或專用鞋,通過腳踏消毒池進入生產區(qū)及雞舍。 三、制訂和執(zhí)行定期預防接種、藥物預防和驅蟲的程序與計劃 每一個雞場,都要有適合本場特點的免疫程序。制訂免疫程序時,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當?shù)仉u病的流行情況及嚴重程度;母源抗體的水平;上次免疫接種引起的殘余抗體的水平;雞的免疫應答能力;疫苗的種類;免疫接種的方法;各種疫苗接種的配合;免疫對雞健康及生產能力的影響等。 目前所用疫苗有兩類,一類是弱毒活苗,一類是滅活苗,使用方法有點眼、滴鼻、飲水、氣霧、翅下刺種和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應用藥物預防和治療及定期驅蟲也是預防和控制疫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如雞白痢、禽霍亂、雞敗血霉形體病和雞球蟲病等,在一定條件下采用藥物預防和治療,可以收到顯著的效果,臨床上用2〜3種藥交替使用,每一種用一個療程。 五、檢疫 *采用全進全出的飼養(yǎng)方式,特別是種禽場更應自繁自養(yǎng)。如必須從外面進雞時,應在隔離舍單獨飼養(yǎng),觀察一個月以上,并進行雞白痢、雞毒霉形體病的檢疫后,方可合群飼養(yǎng)。養(yǎng)雞場應定期抽取血樣進行抗體檢測,根據(jù)抗體水平高低,及時調整免疫程序。種雞要定期檢疫,淘汰有垂直傳播疾病的種雞,如雞白痢、雞白血病、雞毒霉形體病。對飼料飲水應定期進行*學檢查,發(fā)現(xiàn)不合格時,立即停止使用。 六、疫情的調查 經常了解鄰近禽場尤其是工作有聯(lián)系的禽場疫情情況,有針對性采取一些防疫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