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圓環病毒防控,如何獲得更佳效果?豬圓環病毒(PCV)是無囊膜的單股環狀DNA病毒,病毒粒子直徑約17~20nm,是迄今已知最小的動物病毒之一,根據其抗原性及基因組成不同,可以分為PCV1(無致病性)和PCV2(具有致病性)。 感染病毒的豬只,會隨著病毒的入侵,體質下降,形成免疫抑制,最終免疫缺陷。對低致病性或減弱疫苗的微生物抵抗力下降,重復發病,疫苗接種效果不佳,容易出現多種疾病同時在豬群中爆發的情況。 臨床具體病癥有斷奶仔豬多系統衰竭綜合征、豬皮炎腎病綜合征、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母豬繁殖障礙等。 病毒檢測及疾病診斷 臨床癥狀 病仔豬:逐漸消瘦、生長發育緩慢、呼吸困難、精神萎靡等。 病理變化 體表有腫大的淋巴結(特別是腹股溝淺淋巴結處尤為明顯),貧血、可視粘膜黃疸等。 實驗室檢測 》將病毒分離培養后,利用熒光定量技術根據熒光定量PCR測定方法對病毒進行鑒定; 》利用ELISA診斷方法檢測病豬血清中的病毒抗體; 》將病毒接種于30日齡未進行免疫接種的豬只體內,接種豬與未接種豬進行對比,同時進行PCR檢測、間接免疫熒光鑒定和血清抗體分析。 豬圓環病毒的防治 生物安全措施 飼養管理 保證適宜的飼養密度,合理配制豬糧,注意豬舍的通風與保暖,豬舍定期消毒,保持豬舍干燥整潔,改善豬舍空氣質量,減少環境對豬群的影響因素。對不同年齡的豬只進行分階段獨立飼養,防止母豬交叉哺乳,采取全進全出制度。 疫苗免疫 免疫接種是目前預防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提前做好免疫接種工作,根據可能出現的病原,制定相應的免疫程序。在重視豬圓環病毒病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其他豬病的免疫防治,確保豬只能抵御圓環病毒,能抵御豬只染病后交叉感染其他病毒。 母豬可以在生產前進行免疫接種,不僅能夠為有效預防母豬感染,還能為仔豬提供母源抗體;仔豬8~9周齡期間,體內的母源抗體會消失,可以在仔豬2~4周齡期間進行免疫接種,使免疫效果維持,保證仔豬斷奶后獲得免疫保護。 免疫監測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