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禽流感如何預防,這個你需要知道!!!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簡稱,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類傳染性疾病。 禽流感病毒可分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無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什么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由于種屬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況可以感染人,引起以呼吸系統損害為主的人急性感染性疾病。 禽流感病毒的傳染源主要為患禽流感或攜帶禽流感病毒的雞、鴨、鵝等家禽。攜帶病毒的野禽也有可能導致人的感染。多數確診病例的具體感染來源尚不清楚。 傳染源可能為攜帶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類。可經呼吸道傳播或密切接觸感染禽類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獲得感染;或通過接觸病毒污染的環境傳播至人。 目前,大部分為散發病例,,病例的密切接觸者經醫學觀察未發現續發病例,尚無持續人際間傳播的證據。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臨床表現? 根據流感的潛伏期及現有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調查結果,潛伏期一般為3~4天。 患者一般表現為流感樣癥狀,如發熱、咳嗽、少痰,可伴有*、肌肉酸痛、腹瀉等全身癥狀。 人感染H7N9疫情主要發生在冬春寒冷季節,即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特別是春節前后禽類消費量大的時候高發。 1.從事禽養殖、銷售、運輸、宰殺、加工、清掃等工作的人群; 2.在有活禽交易的農貿市場開展經營活動的人員; 3.有活禽市場暴露史的其他人員; 4.其他有禽接觸史或曾接觸禽分泌物、排泄物的人員; 5.密切接觸禽流感確診病例的人員。 如何防止H7N9禽流感感染? 1.盡量避免接觸雞、鴨、野鳥等禽類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接觸禽類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以后要用肥皂、流動水把手清洗干凈; 2.盡量避免暴露于活禽交易市場、養殖場等場所; 3.改變活禽消費習慣,購買冰鮮禽肉; 4.禽肉、蛋充分煮熟后再吃; 5.接觸禽類時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橡膠手套; 6.保持良好的環境衛生及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注意房間通風換氣; 7.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強體育鍛煉,合理營養,注意休息,避免過勞。 禽流感病毒普遍對熱敏感,65°C加熱30分鐘或煮沸(100°C)2分鐘以上便可殺死病毒,所以,完全熟透的雞鴨肉、蛋是可以放心食用。 如何吃雞才安全? 買雞,遠離活禽! 販賣活禽的農貿市場為H7N9禽流感高感染風險場所,但對于已經檢疫并肢解過的雞肉則無需過分擔心; 要在超市等正規場所購買經過檢疫的禽肉、經過表面消毒的干凈雞蛋,它們不容易傳染病毒*; 散養雞雖然美味,但大多沒經過檢疫,安全風險較大,切勿購買宰殺。 挑蛋,戴手套! 挑選雞蛋時不要用手直接拿,可以套個塑料袋再接觸; 無論蛋殼上有沒有糞便和羽毛,接觸雞蛋后都要洗手。 煮雞,高溫消毒! H7N9流感病毒普遍對熱敏感,65℃加熱30分鐘或煮沸兩分鐘以上就可以把它“殺死”,并且H7N9病毒在屠宰后的禽類體內存活時間很短,所以食用屠宰好的雞肉、冷凍雞肉只要高溫加熱一段時間,即可消毒; 烹調禽肉、蛋時,一定要充分煮熟煮透,肉類變色、雞蛋蛋白和蛋黃均凝固一段時間后,方可認為將其煮熟煮透。 H7N9流感時期帶血白切雞、 開水沖雞蛋、 “溏心”蛋以及涮鴨血、雞血都是病毒感染風險較高的,切忌食用。 1.做好常規的消毒工作,包括門口關卡消毒、帶雞消毒、場地消毒、器具消毒、運輸工具消毒、道路消毒等。 2.認真執行常規免疫程序和疫病防控計劃,避免發生新城疫等烈性傳染病和傳染性法氏囊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 3.加強飼養管理,堅持自繁自養或從健康無病原感染的種禽場購進雛禽;堅持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避免多日齡、多來源家禽混養,防止野鳥侵襲;降低飼養密度,做好禽舍保溫與通風、換氣;提供充足完全的營養,提高機體抵抗力;在每年秋末至初春的禽流感高發季節,必須采取一些必要的防疫措施減少病毒進入禽群的機會,包括嚴格限制人員流動,每天加強道路、門卡、雞舍內消毒等。 4.發現疑似病例后應盡快確診。如在禽流感高發季節,一旦在禽群出現可疑病例,就必須及時淘汰、撲殺禽群,嚴格控制病原擴散。 5.遇到不明原因的群體發病應及時上報,并在獸醫防疫部門的指導下對感染死亡的禽進行無害化處理,嚴禁私自到市場上出售或隨意丟棄。 若發現可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必須及時向當地獸醫部門匯報,以便及時確診并采取有效措施,阻止疫情擴散。雞場內緊急處理疫情時應注意的問題: 1.出現可疑病例時,*進行局部封鎖消毒,盡快確診,確認后立即消滅傳染源,全場封鎖,徹底消毒,嚴防疫情擴散。有效的消毒是道路鋪石灰,每天用消毒水淋濕舍內,覆蓋面要達到*,每天3~4次,消毒藥物不時更換。 2.撲殺。在同一禽場內,對發病雞舍和全場采取嚴格的隔離、封鎖、消毒措施。 3.病死禽及被污染的墊料、糞便、飼料和其他物品,必須進行深埋、焚燒、發酵等無害化處理。 4.緊急免疫。一旦出現病例,應立即對周邊受威脅的雞群緊急接種疫苗(每周一次,連續2~3次)。 5.加強員工管理,避免因人工授精、喂料和飲水或其他行為加劇疫情在場內的擴散 6.適時采集家禽血清進行檢測,檢測是否有新的變異株產生,將有助于疫情診斷和評判免疫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