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接法原理
樣品中待測抗體與固相抗原結合后,使用酶標記和抗體(抗人Ig)進行檢測。
一種測定抗體的簡易ELISA方法。病原體或其他外來大分子進入人體后會刺激機體產生相應的抗體,因此可以通過檢測某種病原體的相應抗體來確定機體是否已被某種病原體感染,從而達到診斷的目的。
間接法是測定抗體最常用的方法。在這種方法中,已知的定量抗原(例如病原體的蛋白質)首先被固體載體吸附(也稱為涂層)(在微孔滴定板的微孔中),然后添加到待測樣品中(如果患者的血清中含有相應的抗體,則為*抗體)并與其結合。孵育反應時間。此時,如果血清中含有針對病原體蛋白的抗體(*抗體),則抗體將與固相抗原特異性結合,然后添加酶標記的抗球蛋白抗體(第二抗體是酶標記的抗體,如果血清是人血清,則將抗體添加到抗人抗體)。酶標記的抗抗體將與與已知固相抗原結合的*抗體結合,形成抗原-抗體-酶標記的第二抗體復合物,經過相同的保溫和洗滌后,加入無色酶底物,保持一定時間進行酶反應,酶催化底物顯色。觀察反應后的顏色,判斷反應結果。如果有顯色反應,則表示測試樣品含有相應的抗體,因此為陽性反應。也可以根據顏色深度進行定量分析。相反,如果它是無色的,則意味著樣品中沒有相應的抗體,這是一種負反應。
間接法操作步驟
1、包衣固體載體:用已知抗原包衣固體,形成固體抗原,洗滌除去未結合抗原和雜質;
2.阻斷:用高濃度無關蛋白阻斷,以防止待測血清中非特異性IgG的固相吸附;
3.加入待測樣品:孵育(37℃,2h)后,將相應抗體與固相抗原結合。清洗以去除無關物質;
4.添加酶標抗抗體或酶標SPA:再次孵育(37℃,2h),使酶標抗與固相載體上的抗原抗體復合物結合;洗滌以除去未偶聯酶標記的抗抗體;
5.底物顯色:孵育(37℃,30min);
6.終止反應的測定結果應通過目測定性確定,或通過使用微孔板讀數器進行光密度測量進行定量分析。
間接法的方法評價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是檢測抗體最常用的方法,應用廣泛,靈敏度高。酶標記抗體的應用可用于檢測物種中各種抗原的相應抗體。
間接法的應用
間接ELISA主要用于檢測抗體。該方法可用于檢測: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1/2)抗體、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抗-HCV)、戊型肝炎抗體(抗HEV)、庚型肝炎病毒(抗-HGV)等
丙型肝炎病毒檢測適應癥:用于檢測血清或血漿中的丙型肝炎抗體,用于獻血員篩查機的臨床輔助診斷。原理如下:將HCV結構區核心蛋白和非結構區蛋白的混合抗原涂布在微帶上,將樣品加入固相抗原板。當樣品中含有HCV特異性抗體(*抗體)時,抗體將特異性結合固相抗原,然后加入過氧化物酶標記的抗人(IgG),抗體將特異性結合固相抗原,酶標記抗體將與固相抗原結合的*抗體結合形成抗原-抗體-酶標記的第二抗體復合物,然后加入底物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