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豬瘟防控中存在的難點與防控措施摘要:為了有效提高人民群眾非洲豬瘟防控意識,了解和掌握非洲豬瘟防控知識,下文中主要對基層非洲豬瘟防控技術措施予以分析探討,旨在控制和減少非洲豬瘟傳播幾率,避免基層生豬養殖業遭受非洲豬瘟危害,進而為推動基層畜牧養殖業持續穩步發展保駕護航。 非洲豬瘟(ASF)是一種急性、熱性以及高度接觸性的豬類傳染病,不僅發病率高,而且病程短,豬感染非洲豬瘟病毒之后高達*的死亡率,臨床上表現為發熱,全身皮膚發紺、淋巴結、胃腸粘膜、腎臟出現明顯的出血癥狀。病豬以及康復家豬、野豬還有蜱類等是引發非洲豬瘟的重要感染源。非洲豬瘟病毒主要在豬的全血、分泌物、內臟組織器官以及排泄物當中分布,健康豬常常經過直接或者間接接觸,以及蜱蟲等帶刺昆蟲叮咬引發感染,導致非洲豬瘟病的發生。另外生豬喂養過程當中飼料遭受污染,或者投喂泔水,沒有經過嚴格消毒的用具、衣物以及來自疫區的車輛,均有攜帶病毒的可能性,引發間接感染。 我國遼寧省沈陽市在2018年8月份發生首例非洲豬瘟疫情后,陸續向我國其他省市蔓延,迅速擴散至20多個省市和直轄市,引發大量的生豬死亡或者被撲殺,給廣大生豬養殖戶帶來巨大經濟損失,引發了生豬養殖戶的極度恐慌,打擊了廣大生豬養殖戶的養殖積極性,同時對豬肉制品質量安全也帶來嚴重威脅,非洲豬瘟疫情成為阻礙生豬養殖業持續穩步發展的重要因素。由于非洲豬瘟病發生之后,尚沒有*的治療藥物,常常導致大量生豬死亡。因此基層相關部門更應當對非洲豬瘟病的防控工作給予充分重視,認真執行國家有關生物安全防控體系的重要措施,切斷非洲豬瘟病的傳播途徑,并將病原有效殺死,凈化生豬養殖環境,才能控制和減少非洲豬瘟病的發生幾率,為生豬養殖業持續穩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 一、非洲豬瘟概述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通過軟蜱等蟲媒傳播和或帶毒野豬與家豬高度接觸易感豬引起的急性、烈性的一種傳染病。,是我國重點防范的一類動物疫病。該病在肯尼亞首次暴發,之后向非洲、歐洲、南美與北美傳播,俄羅斯西部蔓延趨勢十分明顯。我國沈陽在2018年8月發現首例非洲豬瘟病例之后,便迅速的蔓延擴散,引起大面積暴發,給生豬養殖業帶來了致命打擊。為了控制疫情繼續蔓延,作為基層政府部門以及獸醫工作者應當高度重視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科學有效的技術措施,避免非洲豬瘟的發生與蔓延,*程度地確保當地畜牧業安全。 二、病原學 非洲豬瘟病毒(ASFV)屬于非洲豬瘟科非洲豬瘟病毒屬,是目前為止發現的*蟲媒DNA病毒。自肯尼亞20世紀20年代首次報道之后,通過撒哈拉向南傳播至非洲西歐以及拉美等國家。2007年非洲豬瘟傳入俄羅斯和周邊地區。2018年9月,該病在我國遼寧沈陽地區被檢出,隨之向國內很多省份蔓延擴散, 至2019年菲律賓地區姐,出現了非洲豬瘟病例。 ASFV病毒直徑大小約為175~215納米nm直徑大小,存在20面體相對稱的包膜,基因組為雙鏈線性DNA是基因組的主要特點,大小約為170~190kb的大小,這種病毒能夠在豬的多種細胞質內復制,尤其是在單核巨噬細胞以及網狀內皮細胞當中復制速度更快,在鈍緣蜱中病毒呈現較快增殖,同時成為病毒傳播的主要媒介,如果溶劑和消毒劑都可以將該病毒殺死。 三、傳播途徑 無論是家豬,還是野豬都具有易感性。軟蜱是該病毒的貯藏宿主與媒介。健康豬或者患病豬以及直接接觸污染物,軟蜱叮咬,都會導致該病的傳播與流行,跨區調運活豬,或者向豬投喂一些遭受污染的飼料或者泔水,沒有徹底對運輸工具消毒,均會造成傳播,導致非洲豬瘟疫病發生。 ![]() 四、臨床癥狀 ASFV一般為40%~85%發病率,但由于存在很大不同,在死亡率方面也有很大差異性,結合臨床癥狀一般有四種類型之分:最急性。,病豬在感染七天7d之內死亡率能夠達到*,毒株有著非常高的毒力,病情發展快,時常發生猝死,而且很多病豬在出現死亡之前,沒有典型的臨床癥狀。;急性型,死亡率在*,病情發展相對較慢,病豬常常出現發燒發熱,呼吸窘迫以及全身出血性皮膚損傷。,對病死豬進行剖檢,發現多器官出血性病變。;亞急性型。,類似于急性型臨床癥狀,3~4周死亡率在35%~69%之間。,病情發展較為緩慢。;慢性型。,表現為不同的臨床癥狀,如出現血性腹瀉、食欲下降、關節炎、呼吸窘迫、血性腹瀉等,一般死亡率為20%左右的死亡率,很多病豬存活之后,成為傳播病毒傳播者。 五、診斷 ASF臨床上缺乏特異性的癥狀,要做到早期診斷存在很大難度,ASFV毒株毒力大小和病豬臨床癥狀密切相關。鑒別診斷也具有較大難度,如豬瘟、沙門氏菌、丹毒、腎病綜合征、豬痢疾、高致病性藍耳病和非洲豬瘟非常相似。實驗室診斷方面,可運用RT-PCR、酶聯免疫吸附實驗等方法進行鑒別診斷,避免誤診。 ![]() 六、非洲豬瘟防控的難點 1、養殖密度大,防疫難度大 首先,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進步,對于豬肉以及豬肉產品的需求量在不斷的提升,促進了養殖業的發展。與此同時,養殖戶為進一步提高養殖的經濟效益,在養殖工程中沒有控制好養殖密度,飼養數量多,基數大,為非洲豬瘟的蔓延埋下了隱患。由于非洲豬瘟有3~15天左右的潛伏期,在這期間,除了體溫升高外,臨床癥狀表現為胃、肝、腎、腸等所屬淋巴嚴重出血,所以養殖人員在通過外表觀察難以發現,可能會與本地豬瘟鑒別不清,加上養殖戶養殖密度大,所以一旦疫病出現,會迅速蔓延整個養殖場。排泄物等會攜帶病菌,給防控加大了難度。另外,對豬肉產品的安全性也造成了危害,非洲豬瘟病毒會在豬肉產品中持存活,給疫病蔓延創造了途徑。 2、養殖戶防疫意識不到位 雖然當前我國的生豬養殖業逐漸朝著規模、專業化的方向發展,但散養戶還是非常多,養殖人員的專業素質參差不齊。很多養殖戶自身的防疫意識不到位,沒有充分的意識到非洲豬瘟的危害性,同時缺乏對非洲豬瘟的診斷以及防控知識。日常的不規范養殖,也為非洲豬瘟疫情的蔓延創造了條件。 七、非洲豬瘟防控技術措施 1、有效提高基層獸醫工作人員防控非洲豬瘟的意識 非洲豬瘟發現難,而且難以預防與根除,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做好全面詳細排查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應對,對于防控非洲豬瘟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當進一步提高認識,對工作措施有效細化,壓實壓緊責任,尤其對一些鄉鎮村一縣畜牧工作人員防控責任意識當有效提升。并在之前排查工作基礎上,進一步查漏補缺,構建非洲豬瘟防控的具體實施方案,網格化責任人,保證非洲豬瘟疫病排查工作成效,對生豬來源與其健康情況全面摸排,強化宣傳,通過召開村民會議,或者深入生豬養殖戶進行走訪,將防控非洲豬瘟的明白紙向養殖戶發放,并發放告知書簽名承諾,規范養殖。對于一些不明死因的生豬,需要及時進行上報,并*時間進行處置,以免出現非洲豬瘟疫情擴散,并無害化處理病死豬,降低疫病傳播幾率。 2、認真監測基層非洲豬瘟疫情 進一步提高排查廣度、力度與深度,對各生豬養殖場進出欄情況、飼料來源,有無運用泔水進行喂豬等情況進行調查,確保監測工作的全覆蓋,全面排查,提高監測力度。同時,還應當對重點區域,特別是一些原因不明確病死豬的監測,盡早發現疫情,在準確診斷的基礎上,科學處理。認真落實疫情報告制度,有疫情發生*時間向當地相關部門及時上報。排查工作開展過程當中,還應當對疫情動態密切觀察,如有疫情發生,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進行應對,并確保處置的科學性,*程度的避免非洲豬瘟蔓延擴散。 3、進一步強化消毒滅源 ①認真落實防疫分片包干責任制。 運用一對一的監管形式,強化綜合治理,進一步增強生豬養殖場的管理水平,禁止從疫區對豬飼料進行采購,或者運用泔水喂豬,在加強飼養管理基礎上,增強豬的自身*,避免非洲豬瘟的發生。并加強運輸、屠宰等各環節檢疫檢驗,避免市場中流入病死豬,有效防治死因不明的病死豬隨意亂棄,亂拋。 ②提高生豬養殖戶的消毒意識。 把排查工作與消毒滅源工作充分融合在一起,養殖場應當將日常檢查工作充分做好,構建完善的免疫檔案以及消毒記錄,強化生豬養殖戶自主消毒,并向其發放消毒物品,指導生豬養殖戶進行科學消毒,對出入生豬養殖場的人員都應當嚴格消毒,提高消毒的全面性與徹底性。 ③加強宣傳指導 對生豬養殖戶加強指導,將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充分做好,對生豬養殖工作人員強化宣傳教育,提高其自主防范意識,加強非洲豬瘟疫病防控。 ④提高生豬調運監管水平 提高生豬調運監管水平,禁止風險豬群調運,將傳播源有效切斷,控制疫情傳播。監管工作開展過程中應當對國家有關規定認真遵守,并和相關部門加強聯合做好監管工作,并落實運輸備案制度,特別針對運輸生豬車輛必須要嚴格檢查。*禁止疫區生豬調運,疫情擴散階段,更應當禁止調運生豬,發現違規問題,予以嚴厲打擊。 4、規范產地與屠宰檢疫 將產地檢疫與屠宰檢疫工作充分做好,按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科學規范開展檢疫工作,不能發生“隔山開證”等相關違法行為,檢疫工作開展過程中,還應當對有無檢疫證明倒賣現象密切觀察,如若存在這種問題,應當嚴肅處理。對于動物存在異常情況或者檢疫不規范的,不應當對相應的檢疫合格證明進行出具。并明確個人責任,以免發生互相推諉情況。屠宰檢疫工作開展過程當中,必須要根據《動物檢疫合格證明》來實施各項工作,對于疑似患病的生豬,需要及時隔離觀察,并全面地開展消毒,控制疫病傳播。 5、加強宣傳和輿論引導 基層畜牧獸醫站還應當對防控非洲豬瘟的知識大力宣傳,使廣大生豬養殖戶對于防控非洲豬瘟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有一個深入認識,調動他們積極主動對非洲豬瘟正確防控。作為防疫人員,還應當對轄區內生豬養殖健康情況、進出欄情況以及消毒免疫情況認真調查,并開展正確的輿論引導,以免生豬養殖戶出現恐慌心理。 6、對防疫工作人員加強培訓 在防控非洲豬瘟方面,防疫工作人員作為重要的支撐力量,將防疫員的培訓工作充分做好,提高其技術能力和綜合素養,對于提高防疫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對村級防疫員加強培訓,提高其技能素養,能夠大幅控制和減少非洲豬瘟的傳播擴散。 八、結語 非洲豬瘟對生豬養殖業危害極大,所以必須要充分重視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特別是基層畜牧獸醫工作者作為防控非洲豬瘟的一線工作人員,更應當對防控非洲豬瘟給予充分重視,并加強非洲豬瘟防控技術方面的研究工作,采取切實有效的技術措施,加強非洲豬瘟全面防控,避免發生非洲豬瘟疫情,為基層生豬養殖業持續穩步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