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臨床癥狀
該病的潛伏期為8-15天,一般分為輕型和重型兩種。輕度患病的牛通常不會表現出明顯的癥狀。主要原因是體溫升高至39.8-41℃,表現為發熱,但3-5天后可恢復正常。結膜充血,體表淋巴結輕微腫脹,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常伴有*,但預后通常良好。在嚴重的情況下,患病的牛表現出明顯的體溫升高,一般達到40.6-41.8℃,大多數牛表現出發燒。在最初階段,患者情緒低落,食欲下降。2-5天后,癥狀加重,反芻緩慢或完全停止,食欲減退,乳汁分泌量急劇減少。肩部淋巴結趨向于卵大小和腫脹。在最初的階段,觸摸是硬的,按壓時有疼痛,然后逐漸變軟。貧血持續惡化,*和腹瀉交替發生,尿液呈黃色,但不會出現血尿。可見的粘膜開始時發紅,然后變得蒼白。當癥狀嚴重時,身體會迅速減肥,收縮腹部并彎腰,經常躺在地上,最終因嚴重失敗而死亡。此外,懷孕的奶牛生病后經常會流產。
2.解剖改變
對病死牛進行尸檢后發現,尸體消瘦,血液稀薄如水,凝血不良,皮膚和肌肉中有黃色脂肪和結締組織,如膠狀水腫。胸腔積液和腹水呈淡黃色,小腸漿膜呈黃色染色,并含有大量血液,有時會有局部充血斑塊;真胃和皺胃中有不同大小的潰瘍點。內臟囊呈黃色。心包積液,心肌呈紅色和黃色,質地柔軟;心臟心外膜上有出血點,并且有散在的出血點;心臟的冠狀動脈溝中也散布著出血點。肝臟呈黃棕色,膽囊擴張,含有大量濃膽汁。脾臟明顯腫脹圓潤,一般為正常大小的3-4倍,脾髓發紅,肺部充血水腫。支氣管含有大量紅色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