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焦蟲病應如何防治?1、發病原因 牛焦蟲病流行的源頭和蜱蟲有關,當攜帶有牛環形泰勒焦蟲、牛巴貝西焦蟲子孢子的蜱蟲叮咬健康牛時,這些具有傳染性的子孢子便會隨著蜱蟲的唾液進入健康牛的皮膚,從而將牛焦蟲病傳染給健康牛,從被蜱蟲叮咬感染焦蟲病到出現臨床癥狀一般只需要2~3周的時間。蜱蟲的活動期從早春4月份一直持續到9~10月份,一般有兩個高峰期,主峰為6~7月份,次峰為8~9月份,因此牛焦蟲病的發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夏秋季節。 2、臨床癥狀 引起牛焦蟲病的焦蟲可分為牛環形泰勒焦蟲病和牛巴貝西焦蟲病兩種,雖然兩種焦蟲病在發病原因、防治方法等存在一致性,不過具體表現癥狀卻存在一些差異。 (1)牛環形泰勒焦蟲病的潛伏期為14~20天,病初患牛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欲減退,結膜潮紅,體表淋巴結腫大,體溫升高至39.5~42℃,呈稽留熱。進入發病中期后患牛所表現出的癥狀較為典型,其精神萎靡,垂頭耷耳,步態不穩,拱背縮腹,局部肌肉震顫,體表淋巴結顯著增大(為正常2~5倍),鼻鏡干燥,可視粘膜蒼白、微黃或黃紅色,快速消瘦,尿少尿頻但無血尿,血液稀薄呈淡紅色。到了后期患牛會出現嚴重貧血消瘦,極度衰弱,臥地不起,常在發病后1~2周倒地,嚴重者3~4天死亡。 (2)牛巴貝西焦蟲病的潛伏期為9~15天,常突然發病,患牛精神不振,食欲減退或廢絕,反芻停止,體溫升高至40℃以上,呈稽留熱,呼吸和心跳加快,可視粘膜黃染,有出血點,尿液為血色甚至醬油色,先拉稀后*,急性病例多在2~6天內死亡,癥狀較輕的患牛體溫下降恢復緩慢。 3、預防策略 蜱蟲是牛焦蟲病傳播的媒介,只有防好蜱蟲才可以降低牛焦蟲病的發病率。 (1)進入9~10月份后,雌蜱便會從牛身上脫落爬進墻縫產卵,我們可以用泥土或水泥將牛舍內的墻縫、洞穴全部堵死,*在泥土中加入殺蟲劑,這樣便可以消滅牛舍內的幼蜱。 (2)每年4月份前后大批若蜱落地,爬進墻縫準備化為成蟲,我們可以再次將墻縫、洞穴用泥土或石灰涂抹一遍,將成蜱封閉在墻縫內餓死,使其不能傳播病原。 (3)進入6月份后以后蜱蟲開始活躍,我們需要經常檢查牛體,發現有蜱蟲后可用伊維菌素藥液噴灑在牛體及牛舍環境中,以消滅牛體及牛舍環境中的蜱蟲。 (4)進入夏季以后放牧牛應避免到低洼潮濕容易滋生蜱蟲的草地放牧,以免牛群受到侵害。 (5)盡量避開夏季引進外地牛群,特別是到西北、華北及東北等牛焦蟲病流行嚴重的地區引牛,盡量選擇無蜱季節引牛,并在牛到場后進行體外噴藥滅蜱。 (6)牛焦蟲病高發地區,可在發病季節每隔15天用7%貝尼爾溶液5~10毫升,進行一次預防注射。 上一篇母豬非瘟的表現有哪些下一篇羊得了小反芻傳染牛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