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豬場打了豬瘟疫苗為何還發瘟?沒有按照免疫程序注射:按目前豬瘟免疫程序要求,非疫區的仔豬在60日齡注射,疫區的仔豬在30日齡注射*次,60日齡再注射第二次,可獲得較好的免疫效果。但目前在鄉、村兩級做不到這一點,無論有疫情還是沒有疫情的地區,只注射一次。 注射方法不當:防疫人員用注射器安上短頭針,固定好后注射1毫升疫苗就走。這種做法不當。一是豬不老實,一動疫苗就容易帶出來;二是針頭短,針孔大,注射小豬還可以,注射大豬扎不到肌肉或皮里,一拔針疫苗就容易滲出來。疫苗進入豬體內的量達不到要求,不能發揮免疫作用。 病豬、臨產豬不應注射疫苗 病豬注射豬瘟疫苗后,不但不能產生好的免疫效果,還會加重病情。 疫苗質量不佳:從廠家經過市、縣、鄉、村等多次長途運輸裝卸和震蕩,少數疫苗被震壞,加之貯存時間長,出入庫次數多而失效。應在使用疫苗之前,對疫苗出廠日期、批號進行全面檢查。 沒按規定稀釋、使用有些人在注射疫苗時,不按比例配制,稀釋時不注意稀釋液的酸堿度。因豬瘟疫苗對堿敏感,用堿性大的稀釋液稀釋豬瘟疫苗會影響疫苗活力。稀釋后的疫苗要求在氣溫15℃時當天用完;15℃~20℃時6小時內用完;25℃以上時4小時內用完。超過上述時間再繼續用,就有失效的可能。 使用消毒液的濃度過大:一般消毒用75%的酒精或2%-3%的碘酊,而有的人用較大濃度(如5%)的碘酊消毒豬皮膚、針頭,影響了豬瘟疫苗的免疫效果。 豬瘟疫苗并非*即便嚴格按照免疫程序進行了豬瘟疫苗的有效注射,也只是“預防”豬瘟。農村有許多人認為,豬得病一死就是豬瘟,就埋怨打的豬瘟疫苗不管用,這是錯誤的。 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時間刪除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