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秋冬時節氣溫驟降,家禽防病管理要點秋冬季氣溫驟降,早晚溫差大,氣候寒冷,是雞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如果預防不好,會導致雞群精神沉郁、氣喘、咳嗽、呼吸困難、采食量下降,給養殖者帶來很大損失。因此,弄清呼吸道疾病發生的原因,及時采取綜合性防治措施,才能降低其發病率,減少經濟損失。 一、飼養管理因素 進入秋冬季,外界氣溫急劇下降,若雞舍內的防寒保溫工作跟不上,會使雞群外感風寒,誘發呼吸道疾病。同時,由于天氣寒冷,雞舍溫度過低,濕度過大,通風不良,灰塵較多,糞便清除不及時,導致舍內空氣污濁,有害氣體濃度過高,也易引起呼吸道疾病。 另外,一些應激因素如雞群飼養密度過大,營養不良,免疫接種,飼養條件突然改變,維生素A等物質缺乏,長期或過量使用一種消毒藥、抗菌藥等,均可改變環境正常菌群,損害黏膜系統,導致呼吸道黏膜*和抵抗力下降,誘發呼吸道疾病。 在預防上,首先應加強飼養管理,增加保溫、取暖措施,同時一定要注意適當通風,以減少雞舍中粉塵,降低舍內有害氣體的濃度,滿足雞群所需溫度和空氣新鮮度。隨時掌握氣候變化,防止賊風、穿堂風侵襲雞群。對雞舍適時維修,防止老鼠、飛鳥等襲擾。及時清理雞糞,定期對雞舍、用具進行徹底消毒。溫度與空氣的合理協調是預防呼吸道的重要措施。其次,減少各種應激因素的發生,應激是誘發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因素。這些因素包括: 環境:保持舍內溫度、濕度、光照、通風相對穩定,切忌忽高忽低。 管理因素:及時轉群,降低飼養密度,嚴格按照操作程序進行管理。 生理因素:合理飼喂,增加抵抗力,可適當提高飼料代謝能的標準,尤其注意飼料中維生素的含量應滿足需求,同時保證飼料原料無霉變、無雜質。飲水要清潔、充足等。 預防保健:適時免疫接種,接種應避開產蛋高峰期;藥物預防要合理選藥,給*法與途徑適當,并注意搞好雞舍環境衛生。 二、*性疾病因素 *常見的*性疾病如雞傳染性鼻炎、雞白痢、大腸桿菌病,均可表現呼吸道癥狀,但都具有各自的特征。 傳染性鼻炎:病初打噴嚏,流稀薄鼻液,逐漸濃稠,有臭味,變干后成為淡黃色結痂,眼結膜炎,流眼淚,眼瞼及周圍顏面腫脹,先*后變為青紫色,鼻黏膜腫脹,呼吸有啰音,喉頭、氣管呈灰紅色,有黏液。 雞白。簩﹄r雞危害較大,表現閉目打盹,縮頸低頭,尖叫,腹部一收一縮,呼吸困難,肛門周圍有白色糨糊樣糞便,有時堵塞肛門。一般在3日齡后死亡增加。 大腸桿菌。罕憩F呼吸困難,有啰音,黏膜發紺,剖檢可見氣囊渾濁增厚,附有纖維素性黃白色干酪樣滲出物。偶見眼炎,一側或兩側失明,眼內積膿。 上述*性疾病,在雞群的不同飼養階段或在各種應激條件下均容易發生,此時進行藥物預防是非常必要的,可定期給予一些廣譜、高敏感的藥物,并定期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同時應定期對雞舍及環境進行消毒(如每周兩次帶雞消毒),采用“全進全出”制,空舍時*好使用甲醛,高錳酸鉀熏蒸消毒,飼養期間宜采用高效無毒的消毒劑進行噴霧消毒,舍外環境宜用2%~3%的火堿水進行噴灑消毒。當雞群發生呼吸道疾病癥狀時,應及時確診并采取措施,盡早控制疾病,*性疾病應依據藥敏試驗合理選藥,對癥治療可適當應用一些止咳平喘的藥物。 三、病毒性疾病因素 許多病毒性疾病如新城疫、禽流感、傳染性*、傳染性喉氣管炎等都可表現呼吸道癥狀,并且有時和*性疾病混合感染。 雞新城疫:在發病時伴有呼吸困難、氣管啰音、打噴嚏、甩鼻、有的流鼻液、冠和肉髯發紺、排黃綠糞便、全身黏膜充血,剖檢可見器官內有黏液、氣囊混濁、腺胃糜爛、出血,盲腸扁桃體出血、直腸出血等。 禽流感:發生時具有嚴重的呼吸道癥狀,如咳嗽、噴嚏、啰音、大量流淚、眼瞼浮腫、冠和肉髯腫脹發紫。有的腳鱗出血發紫,排黃色稀便,剖檢可見腺胃乳頭鮮紅色出血,輸卵管有白色或干酪樣分泌物,氣管與支氣管交叉處有干酪樣分泌物,纖維滲出增多。 傳染性*:以呼吸型、腺胃型、腎型、腸型等為主。呼吸型的主要癥狀是咳嗽、打噴嚏、張口喘氣、啰音、眼睛濕潤、流鼻液等。剖檢可見氣管內有黏液或干酪樣滲出物,氣囊混濁增厚。產蛋雞常表現產蛋下降、畸形蛋、薄殼蛋、褪色蛋增多。 傳染性喉氣管炎:是一種嚴重的呼吸道疾病,呼吸困難,喘氣、咳嗽和咳出血樣滲出物。剖檢表現為喉和氣管黏膜腫脹,出血形成糜爛。 針對病毒性疾病因素,目前有效的預防措施是建立完善的衛生防疫體系。首先,雞場布局要合理,實行“全進全出”制,建立無病雞群,定期對舍內外、飲水進行消毒,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入雞場,場舍門口設置消毒池并定期更換消毒液,同時做好隔離。杜絕飛禽、老鼠的傳播。其次,做好免疫預防接種工作,必須根據當地情況,制訂出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對新城疫、傳染性*、禽流感等疾病的免疫,有條件的可定期進行抗體檢測,對抗體水平偏低或抗體水平參差不齊的雞群要及時加強免疫。并嚴格按照接種操作規程進行免疫,確保達到預期的免疫效果。對于發病率高、死亡率低的一些病毒性疾病如非典型新城疫等要做好緊急免疫。 采取藥物治療雞群呼吸道疾病時,要按照對因和對癥治療相結合的原則,選用抗菌、抗病毒的中西藥物和對癥治療藥,同時用電解多維、氨基酸、葡萄糖口服液飲水,以補充病禽所需的營養物質,緩解機體自體中毒。 四、綜合防控 打牢生物安全基礎:加強生物安全體系建設,杜絕五類傳播途徑;做好抗體檢測和疫苗免疫,提升特異性抗體水平;優選飼料原料,盡量少用新玉米,重視霉菌毒素問題;適時調整飼料配方,增強機體抵抗力。 把握管理重點:做好通風管理,根據通風三原則,確定三種模式,做到三個匹配;做好應激管理,防止冷應激、熱應激和濕度應激。 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早發現:加強雞舍巡查,觀察雞群癥狀,重視病死雞剖檢;早隔離:對染病雞群加強消毒,減少人員與物品串棟,防止蔓延;早治療:篩選敏感藥物,采用聯合用藥對癥治療,用足療程,注重標本兼治。 總之,秋冬季給雞群的飼養帶來一定的困難,只有加強各方面的管理,采取科學的生物安全措施,減少應激因素,合理飼喂,增強雞群抵抗力,并認真搞好免疫接種工作,堅持“全進全出”制,建立無病雞群,才能控制疾病的發生,從而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