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流行性腹瀉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防控和治療豬流行性腹瀉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PED是由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 rhea virus,PEDV)引起的一種嚴重的病毒性傳染病,發病率高達*,病死率為30%-80%。 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引起的腹瀉主要集中在架子豬、育肥豬及青年種豬。寒冷季節,豬的病毒性腹瀉主要由這種病毒引起,保育與育肥豬的群的感染率較高于哺乳仔豬和母豬。 一、發病機制 豬流行性腹瀉(PED)是由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性腸道傳染病。PEDV是一種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的成員,其基因組為線性正鏈單股RNA。病毒主要通過被感染豬只排出的糞便或污染物經口途徑自然感染,也可通過呼吸道傳染。病毒進入豬體后,主要在小腸上皮細胞中復制,導致細胞損傷和死亡,進而引起腸道炎癥和腹瀉。 二、臨床表現 豬流行性腹瀉的臨床表現因豬的年齡和免疫狀態而異。哺乳仔豬日齡越小,癥狀越嚴重,常表現為水樣腹瀉、嘔吐、脫水和死亡。斷奶豬和育肥豬癥狀相對較輕,主要為厭食、腹瀉和生長受阻。成年豬通常僅出現厭食和嘔吐,部分豬可能不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癥狀,但可以成為病毒的攜帶者。 三、診斷 豬流行性腹瀉的診斷主要依據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實驗室檢測。 臨床癥狀:根據豬只出現的腹瀉、嘔吐、脫水和死亡等癥狀進行初步判斷。 病理變化:剖檢可見小腸擴張,內充滿大量黃色液體,小腸黏膜、腸系膜充血,個別豬小腸黏膜有輕度點狀出血。 實驗室檢測:包括病毒分離、免疫熒光檢查、ELISA、RT-PCR等方法,用于檢測病毒抗原或抗體,以確診豬流行性腹瀉。 豬流行性腹瀉抗體快速檢測卡診斷 豬流行性腹瀉抗體檢測卡是一種用于檢測豬血清或全血中豬流行性腹瀉病毒特異性抗體的快速診斷工具。以下是關于豬流行性腹瀉抗體檢測卡診斷的詳細解釋: 1、檢測原理 豬流行性腹瀉抗體檢測卡通常采用膠體金免疫層析試驗(GICA)原理制成。樣本加入到加樣孔后,與膠體金標記物一起沿層析膜移動。若樣本中存在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抗體,則與膠體金標記物及檢測線上的抗原結合而顯示紫紅色;若樣本中不存在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抗體,則不產生顏色反應。 2、檢測步驟 樣本采集:采集豬的血清或全血作為檢測樣本。血清樣本需按常規方法抽取,靜置待血液凝固后分離血清;全血樣本則需采集新鮮抗凝全血,并盡快使用。 樣本處理:根據檢測卡說明書的要求,對采集的樣本進行適當的處理,如稀釋等。 加樣與觀察:將處理后的全血樣本加入2滴到檢測卡的加樣孔中,再滴加2滴稀釋液,等待10分鐘然后觀察結果。 3、診斷結果解讀 陰性結果:在觀察孔內,只有對照線區(C)出現一條紫紅色線,表示樣本中不含有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抗體。 陽性結果:在觀察孔內,檢測線區(T)及對照線區(C)同時出現紫紅色線,表示樣本中含有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抗體。抗體滴度越高,檢測線(T)顏色越深。 無效結果:在觀察孔內,對照線區(C)不出現紫紅色線,表示檢測無效,需要重新進行檢測。 4、診斷參考 未接種疫苗的豬: 若檢測線T處無明顯色帶出現,則該樣本中不含有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抗體,如果種群健康,則表示沒有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感染。 若檢測線T處有明顯色帶出現,則該動物存在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感染或既往感染,應進一步驗證。 已接種疫苗的豬: 若檢測線T處無明顯色帶出現,說明疫苗免疫未產生保護性抗體,存在感染野毒的風險,建議進行疫苗補種。 若檢測線T處有明顯色帶出現,說明疫苗免疫產生了保護性抗體,同時說明感染野毒的可能性較小。但如果出現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感染的相應癥狀,則不能排除由于免疫失敗而發生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感染的情況。 5、注意事項 檢測卡的儲存:檢測卡應儲存于陰涼干燥處,避免陽光直射和高溫。 檢測卡的有效期:檢測卡的有效期通常為24個月,過期后應重新購買新的檢測卡。 檢測樣本的采集與處理:應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樣本的采集與處理,以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檢測結果的判斷:應在規定的時間內觀察并判斷檢測結果,避免誤判或漏判。 豬流行性腹瀉抗體檢測卡是一種快速、簡便、準確的診斷工具,可用于豬流行性腹瀉的早期診斷和疫情監測。但需要注意的是,檢測卡僅供篩查使用,不作為確診依據。如需進一步確診,還需結合其他診斷方法進行綜合判斷。 四、防控 豬流行性腹瀉的防控主要采取綜合措施,包括加強飼養管理、環境消毒、疫苗接種等。 加強飼養管理:提供優質飼料,保持豬舍清潔干燥,定期消毒,減少應激因素。 環境消毒:使用有效的消毒劑對豬舍、器具、運輸車輛等進行徹底消毒,以殺滅病毒。 疫苗接種:根據豬場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種計劃,使用經過批準的疫苗進行免疫接種,以提高豬群的*。 五、治療 目前,豬流行性腹瀉尚無*治療藥物,主要采取對癥治療和支持療法。 對癥治療:對于出現腹瀉的豬只,可使用止瀉藥和抗菌藥進行治療,以緩解腹瀉癥狀并預防繼發感染。 支持療法:對于脫水的豬只,應及時進行補液治療,以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同時,可給予營養支持,促進豬只恢復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療過程中,應嚴格按照獸醫的指導進行用藥,避免濫用*和藥物。同時,應加強豬場的生物安全管理,防止病毒傳入和擴散。 綜上所述,豬流行性腹瀉是一種對養豬業危害較大的傳染病,需要采取綜合措施進行防控和治療。通過加強飼養管理、環境消毒、疫苗接種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豬流行性腹瀉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治療過程中,應注重對癥治療和支持療法,以促進豬只恢復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