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的臨床表現多元化,這就需要三大體系的綜合防控。*,通過生物安全來防控;第二,如果我們的豬群出現了異常,要靠監測*時間檢查出來;第三,如果確診是非瘟,就需要進行緊急處理。三大體系是缺一不可的。*主要還是防。我們當然不希望問題發生,但是一旦發生了或者說豬群不穩定,我們要有一套完整的體系,而且要提早培訓我們的員工,因為一旦發生了再去處理就已經來不及了,這就需要我們平時做一些這方面的演練。防非的一些關鍵點就是把生物安全控制在*小的養豬單元上。污染面越小,非瘟發生以后處理起來越簡單,污染面越大,后續是很難處理的,所以說我們在做生物安全防控的時候,盡量做小單元的隔斷,避免豬和豬之間,以及豬和人之間的傳染,不要擴散到其他的豬室。*點是異常的監控,要讓我們的員工有這個意識,如果豬群不穩定、不正常,要*時間上報,這就需要我們對一線員工進行培訓,包括思想上做一些動員,比如在考核上要激發他真的想把豬養好。我們也服務了一些豬場,發現如果員工只拿基本工資,沒有績效和考核,員工就沒有那么大的責任心,哪怕豬場發生了非瘟,他也沒有足夠的動力配合老板把豬處理好。第二點就是要配備檢測實驗室。現在基本上已經普及了,但國內的一些中小型豬場,比如說500頭以下的豬場在這一塊還比較欠缺,因為資金實力或者條件的限制,如果不能配備檢測實驗室,那中小型的豬場建議配備一些快檢設備。如果豬場不穩定了,*時間去采樣檢測會很方便,而且準確率也還不錯,這樣可以做到盡早發現問題。如果你覺得準確率不高,可以把樣品送到外面的專業實驗室做一個復核,甚至很多規模場也可以配備這種快檢設備,做一個初篩,再用自己的專業實驗室進行復核都可以。還要行動快,一旦發生了疫情,就要緊急處置,甚至連夜處置。處理的時間越早,污染面就會越小。后續無論是對于“拔牙”的成功率,還是后面的消毒都會帶來很大的好處。第三,實時監控,防止再次感染。現比如說保育豬出問題了,我們除了把保育豬這一塊處理好后,還要監控肥豬、母豬有沒有污染,否則可能把保育豬處理好了,但是肥豬已經在潛伏感染期或者已經在感染的過程中了,就會導致其他區域或者板塊出問題,所以,監控要全方位,包括疫情穩定了以后要繼續評估、監控,防止再次發生,這些都很關鍵,有可能病毒還在豬場里面,沒有完全清除,后續隨著人員的活動可能會重新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