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病檢測卡:快速診斷與科學防控的關鍵工具布魯氏菌病(簡稱布病)是由布魯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傳染病,嚴重威脅畜牧業發展和公共衛生安全。早期診斷與科學防控是遏制布病傳播的核心。近年來,布病檢測卡作為一種新型快速診斷工具,憑借其高效、便捷的特點,成為防控布病的重要技術手段。 一、布病檢測卡的核心優勢 快速高效,即時診斷 成本低廉,適合大規模篩查 靈敏度與特異性俱佳 二、檢測卡的工作原理:免疫層析技術的應用 【產品名稱】通用名:布魯氏菌病抗體快速檢測卡(膠體金法) 【包裝規格】 50T/盒 【原 理】本試劑采用膠體金免疫層析試驗(GICA)原理制成,樣本加入到加樣孔后與膠體金標記物一起 沿層析膜移動 ,若樣本中存在布魯氏菌病抗體則與膠體金標記物及檢測線上的抗原結合而顯示紫紅色 ,若樣本中不存在布魯氏菌病抗體則不產生顏色反應。 【試劑盒組成】 【儲存及有效期】儲存于陰涼干燥處(2-30℃),有效期24個月。 【樣本要求】 1.本檢測卡僅適用于檢測豬牛羊血清/全血。 2.血清:按常規方法抽取2-3ml血液置潔凈干燥的試管中,靜置約1小時待血液凝固后于4000轉/分鐘離心 10分鐘(也可將血液靜置約2小時,待血液凝固自然析出血清),分離血清。要求血清清亮,無溶血、無 污染。血清樣本短期可于2~8℃保存,長期需置-20℃保存。 3.全血:采集新鮮抗凝全血當天使用,未加抗凝劑的全血現采現用。 【試驗方法】 1.血清/全血加樣方式:撕開檢測卡鋁箔包裝袋,取出檢測卡,放于平整、潔凈的臺面上,使用袋內吸管取2 滴血清或4滴全血緩慢滴加到稀釋液瓶內,擰緊瓶蓋搖勻后,用吸管吸取瓶內稀釋后的樣本,滴加2滴稀釋后的樣本到加樣孔。 2.室溫下放置,10 -15分鐘判斷結果,15分鐘后的顯色結果無效。 【結果判斷】 1、陰性:在觀察孔內,只有C線出現紅色線。 2、陽性:在觀察孔內,CT同時出現紅色線。抗體滴度越高,檢測線(T)顏色越深。 3、無效:在觀察孔內,C線不出現紅色線。 【試驗結果的解釋】 1.如果該動物檢測結果為陰性 :該動物體內不含布病抗體;同時若被檢種群中存在強陽性樣本檢出 ,則建議對陰性樣本動物30天后復測 ,如果復測樣本繼續為陰性 ,則可以初步排除布病潛伏期風險。 2.如果該動物檢測結果為陽性 : A.當被檢樣品檢測線T條帶的色澤較深 ,說明被檢樣本中抗體滴度較高 ,如果該動物近6個月內沒有接種過布病疫苗 ,則提示有較大患病風險。 B.當被檢樣品檢測線T條帶的色澤較淺時 ,說明被檢樣本中抗體滴度較低 ,如果該動物近 6個月內沒有接種過布病疫苗 ,同時被檢種群中存在強陽性樣本檢出 ,則建議對弱陽性動物隔離飼養30天后復測 ,如果復 測 樣本繼續為弱陽性 ,則可以初步排除患病風險。 三、布病的科學防護策略 布病可通過接觸感染動物、食用未滅菌乳制品或吸入氣溶膠傳播。結合檢測卡的應用,需采取多維度防控措施: 源頭控制:加強動物檢疫。養殖場定期使用檢測卡篩查牛羊等易感動物,陽性個體立即隔離或撲殺。引進牲畜時嚴格檢疫,避免輸入性傳染。 職業防護:阻斷人畜傳播。獸醫、牧民等高風險人群接觸牲畜時需穿戴手套、口罩及防護服,避免直接接觸流產胎兒或分泌物。工作后及時用消毒劑洗手,對污染環境進行徹底消殺(如使用含氯消毒劑)。 食品安全:杜絕食源性感染。生鮮乳制品必須經巴氏滅菌或煮沸后食用,避免食用未熟牛羊肉。 疫情監測與教育普及:疫區推廣檢測卡進行人群篩查,早發現、早治療(如使用多西環素聯合利福平)。開展布病知識宣傳,提高公眾對發熱、多汗、*等典型癥狀的警惕性。 布病檢測卡的出現革新了傳統診斷模式,為布病防控提供了“快、準、省”的解決方案。然而,徹底消滅布病仍需“防檢結合”:通過科學使用檢測工具、嚴格管理傳染源、提升個人防護意識,才能筑牢人畜健康的雙重防線。未來,隨著生物技術的進步,更智能化的檢測設備或將進一步推動布病防控的精準化與高效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