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片吸蟲病的病原、癥狀、診斷與防治方法肝片吸蟲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屬肝片吸蟲,寄生于人和動物的肝臟膽管中的一種人畜共患病。 肝片吸蟲病在我國分布很普遍,該病在多雨年份時常流行,干旱的年份顯著減少。在潮濕、沼澤地放牧往往引起地方性流行,可造成牛、羊等牲畜大批死亡。綿羊和山羊對肝片吸蟲*為敏感,其次是牛。對幼畜比成畜危害更為嚴重。人體感染往往是喝生水、食生菜所致。 一、病原體 肝片吸蟲有肝片吸蟲和大片吸蟲兩種。 肝片吸蟲新鮮蟲體呈棕紅色,雌雄同體,成扁平葉狀,前部寬于后部,前端伸展呈圓錐狀突出,稱為頭錐,后有一對闊肩,口吸盤在蟲體前端呈圓形,腹吸盤大于口吸盤在肩的平行線上,肝片吸蟲蟲卵呈橢圓形,淡黃色,一端有蓋; 大片吸蟲與肝片吸蟲的區別在于前者前端無顯著的圓錐突出,蟲體的兩端幾乎成平形,后端不縮小,蟲卵呈深黃色。肝片吸蟲大部分蟲體長20~25毫米,寬8~13毫米。 二、感染途徑 肝片吸蟲成蟲在牛、羊膽管內排出的蟲卵隨糞便排到體外,在適宜溫度下發育為毛蚴;毛蚴在水中鉆入中間宿主椎實螺的體內,并逐漸發育為胞蚴、雷蚴;雷蚴繼續生長變為尾蚴。 肝片吸蟲幼蟲期在椎實螺體內進行大量的無性繁殖,一個陽性螺可以逸出600~800個尾蚴。尾蚴在椎實螺體內發育50~80天后離開螺體在水中游動,經數小時后脫掉尾巴,形成囊蚴,具有感染性。囊蚴的抵抗力很強,在潮濕無日照的條件下,可生存6個月還保有感染性。 家畜飲水或放牧時吞食囊蚴而引起肝片吸蟲感染。 三、感染癥狀 肝片吸蟲的感染季節多在夏末和秋季,于翌年的春季表現出明顯的癥狀而發病,急性者當年秋季即發病。我國北方牧區由于氣候回暖較遲、雨季延后,畜群感染多在秋季。 肝片吸蟲感染牛、羊等動物后分泌毒素滲入動物血液中,溶解其紅細胞,具有溶血作用。同時蟲體攝取宿主的營養成分,引起宿主營養狀況惡化,生長發育受阻,生產能力下降,危害性很大。 羊大量急性型感染癥狀表現為下頜、胸、腹下水腫,病羊貧血、消瘦、畜體衰弱、共濟失調、臥地不起、精神不振、食欲廢絕、體溫升高、肝區觸診敏感,也有咳嗽和腹瀉者,因肝片吸蟲分泌毒素的刺激有的引起神經癥狀,通常因肝炎、腹膜炎在幾天內快速死亡; 羊慢性型感染的癥狀通常表現為病羊漸進性食欲不佳、黏膜蒼白、出現貧血,被毛粗亂、眼瞼、胸、腹下水腫,體質消瘦、衰弱,腹瀉和*交替發生,連綿不絕。 牛感染的癥狀與羊的相似,但多為慢性型,患畜消瘦、食欲不振、被毛粗亂、奶牛泌乳量下降、耕牛耕作能力降低,孕牛往往發生流產,犢牛還會出現周期性瘤胃鼓脹、前胃弛緩、下痢等癥狀。牛感染嚴重的,*終會因衰竭而死亡。 四、病理變化 感染初期患畜發生急性肝炎,肝臟病灶中有暗紅色凝固的血液和很小的蟲體,多時可達千條以上。肝片吸蟲幼蟲期穿破肝表膜引起肝損傷和出血,其他器官因幼蟲的移形出現漿膜和組織損傷。肝包膜上有時有纖維素性薄膜,腹腔中積有大量血液。 感染后經過2~3個月發生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肝組織有淡白色索狀瘢痕、膽管壁發炎、粗糙、肥厚、壁變硬呈索狀突出于肝表面。常在粗大變硬的膽管內發現蟲體和磷酸鹽的沉積,肝實質變硬。 在嚴重發病的肝臟中往往找不到蟲體。輕度感染時,可看到膽管炎及間質性肝炎,在膽管中有蟲體,黏膜蒼白、血液稀薄。蟲體的刺激使膽管壁增生,可造成膽管阻塞,引起肝實質變性、黃疸等。 五、檢測與診斷 1、膠體金快速檢測卡 肝吸蟲病抗體檢測卡是一種用于檢測動物(如牛羊)血清或全血中肝吸蟲抗體的快速診斷工具。以下是對該檢測卡的詳細介紹: 準確性高:采用膠體金免疫層析試驗(GICA)原理,特異性高,能準確檢測樣本中的肝吸蟲抗體。 操作簡便:無需復雜設備,只需簡單幾步即可完成檢測,適合現場快速篩查。 快速出結果:加樣后室溫下放置10-15分鐘即可判斷結果,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 儲存方便:儲存于陰涼干燥處(2-30℃),有效期長達24個月。 使用說明 樣本采集與處理: 血清:按常規方法抽取2-3ml血液置潔凈干燥的試管中,靜置約1小時后于4000轉/分鐘離心10分鐘(也可將血液靜置約2小時,待自然析出血清),分離出血清。要求血清清亮,無溶血、無污染。血清樣本短期可于2-8℃保存,長期需置-20℃保存。 全血:采集新鮮抗凝全血當天使用,未加抗凝劑的全血現采現用。 檢測步驟: 撕開檢測卡鋁箔包裝袋,取出檢測卡,放于平整、潔凈的臺面上。 使用袋內吸管取1滴血清或2滴全血緩慢滴加到加樣孔內,再滴加2滴稀釋液到加樣孔。 室溫下放置,10-15分鐘判斷結果。15分鐘后的顯色結果無效。 結果判讀: 陰性:在觀察孔內,只有對照線區(C)出現一條紫紅色線。 陽性:在觀察孔內,檢測線區(T)及對照線區(C)同時出現紫紅色線。抗體滴度越高,檢測線(T)顏色越深。 無效:在觀察孔內,對照線區(C)不出現紫紅色線。 注意事項 試驗前:請仔細閱讀說明書,確保按照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操作。 樣本要求:避免使用污染渾濁、嚴重溶血、大量的樣本。 操作規范:避免接觸檢測卡上加樣孔和檢測窗處的層析膜,以免影響檢測結果。 廢棄物處理:試驗的廢棄物應視為污染物,并按當地相關規定妥善處理。 產品使用:本檢測卡僅供篩查,不作為確診依據。如需確診,請結合其他檢測方法或咨詢專業醫生。 應用場景 肝吸蟲病抗體檢測卡適用于獸醫臨床、動物疫病防控、養殖場等場所,對牛羊等動物的肝吸蟲病進行快速篩查和監測,有助于及時發現和控制疫情,保障畜牧業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肝吸蟲病抗體檢測卡是一種準確、快速、簡便的檢測工具,對于牛羊等動物的肝吸蟲病篩查具有重要意義。 2、實驗室診斷 根據癥狀、糞便蟲卵檢查以及流行病學特點可作出初步診斷。如能配合剖檢,在肝實質發現肝片吸蟲的幼蟲和出血或在肝膽管中發現多量蟲體可*后確診。實驗室診斷方法主要包括病原學診斷和血清學診斷。 01病原學診斷。糞便蟲卵檢查,*好用沉淀法。即由直腸采取糞便5~10克加水調勻使之成1∶20的混合液,用尼龍網篩過濾,濾液靜置10~15分鐘,傾去上層液體,然后加水攪勻,沉淀靜置5~8分鐘傾去上層液體,反復水洗3~4次,用低倍鏡觀察有無蟲卵。 02血清學診斷: ①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LSA); ②間接血凝試驗(LHA)。 符合該病的流行特點、臨診癥狀且符合病理變化的可初步診斷為臨診疑似肝片吸蟲病例。臨診疑似肝片吸蟲病例且符合病原學診斷糞便檢查法或血清學診斷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LSA)間接血凝試驗(LHA)兩者之一為陽性的可確診為肝片吸蟲病。 六、防治措施 1、治療方法: ①丙硫咪唑。為廣譜驅蟲藥,驅除成蟲有效,羊的劑量按體重8毫克/千克,牛按體重10~15毫克/千克經口投服用藥。 ②五氯柳胺。驅除肝片吸蟲有高效,適用于冬春治療慢性肝片吸蟲,本品對絳蟲也有療效。羊按體重15毫克/千克,牛按體重10毫克/千克,經口投服用藥。 ③碘醚柳胺。驅除肝片吸蟲成蟲和6~12周齡未成熟肝片吸蟲。牛、羊劑量為每千克體重用7.5毫克,經口投服用藥。注射牛按體重3毫克/千克用藥。 ④肝蛭凈。牛按體重12毫克/升,一次經口投服用藥,對成蟲和幼蟲都有良好的殺滅效果,為高效低毒的殺蟲藥。 ⑤蛭得凈。牛按體重12毫克/千克,一次性口服用藥,對成蟲、幼蟲均有療效。 2、預防措施: 對肝片吸蟲的預防應采取綜合性預防措施,即消滅中間宿主椎實螺,不在有螺的沼澤和低洼污水處放牧,注意家畜飲水衛生和圈舍的干燥,在流行地區進行預防性定期驅蟲。 |